来源:海港区纪委 发布时间:2020-11-12 12:10:07 阅读量:2375
海港区廉洁文化涵养基地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植物园内,由海港区纪委监委于2020年4月开始筹建,8月竣工。将廉洁文化、传统文化、红色文化与植物园的生态体系文化有机结合。寓教于学、寓教于形、寓教于文、寓教于乐,多方面、多层次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洁教育和政德引导,以达到耳濡目染、春风化雨的目的,切实推进全区廉洁文化建设,不断提升广大干部群众廉洁意识,营造“全民参与、崇廉向善”氛围。
海港区廉洁文化涵养基地共分为四大功能板块。
廉立园,取义“顽廉懦立”。出自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故闻伯夷之风者,顽夫廉,懦夫有立志。”
园内设立“清、正、廉、明”四个子园。
清——清约为基
正——正已为魂
廉——廉洁为本
明——明净为要
廉立园——七账墙
《池西》以紧邻汤河取义:汤河,在今河北秦皇岛市西侧。源出抚宁县东北,于秦皇岛市西注入渤海。《清一统志·永平府一》有述“汤河,源出汤泉寺山,南流经海阳店,又南经秦皇岛入海”。因河为池,书店名多以地名命名,故取名“池西”。
《书肆》以传承取义,据有关文献推断,汉唐两朝是书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。西汉文学家杨雄在其所著的《法言》卷二《吾子篇》中说:“好书而不要诸仲尼,书肆也。”其产生应当上溯至西汉初期。汉之后,书肆出现了“书林”、“书铺”、 “书堂”、“书屋”等名称。此外,古代也有直接称呼书屋字号的,如“富文堂”、“崇文阁”等。这些字号宋代之前统称“书肆”,宋代之后则统称“书坊”。现在所说的“书店”最早见于清朝乾隆年间。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,传播廉洁因子,故取名“书肆”。
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廉洁文化、优秀传统文化、红色文化和读书学习的有关指示精神,以尚廉修能、薪火相传为主旨,建设廉洁文化主题书屋—池西书肆,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传播廉洁因子。同时,以书肆为依托,围绕廉洁文化、传统文化、红色文化开展特色活动,引导党员干部、社区、学校、社会团体共同参与,形成形式多样、活动经常的全民廉洁文化推广平台。
利用灯杆牌匾,植入廉洁文化、传统文化、红色文化句典,群众、游客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就能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。
充分挖掘文化历史和人文资源,将廉政文化、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、家风家训巧妙融合,以通俗易懂、寓意深刻的名言警句的形式宣传廉政文化知识,让群众、游客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就能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,积极引领人人思廉、学廉、崇廉、行廉的新风尚。
廉政教育馆位于秦皇植物园西北侧,海港区纪委监委根据不同阶段廉政文化活动需求,利用实物、图片、文字、影音等多种形式设置展览内容,定期更换廉政教育展示内容,着力打造廉政文化的成果展示、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交流和全区党员干部学习的廉政教育新地标。
分享到:
©中共秦皇岛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秦皇岛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17413号